更新时间:2025-8-3 现已经收录492条最新资讯!
奇趣事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奇趣事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奇趣事 > 正文

痛心!又一著名男演员猝然去世!这种病几分钟就致命

作者:aqi 来源: 日期:2025-8-3 人气:19 评论:0

在很多突发的致命疾病里,心梗可以说是一名“佼佼者”:危险系数高,夺命速度快,老中青都是它的涉猎对象。

11月6日有媒体报道,曾饰演《小鱼儿与花无缺》中恶人李大嘴、《水浒传》中朱富等形象的演员程思寒,因心梗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

「心梗」这种高危疾病再次引发关注。在此之前,侯耀文、马季、高秀敏等名人都是被它夺走了生命。

程思寒196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大小荧屏。曾出演《水浒传》“笑面虎朱富”《武林外史》“金不换”《风云雄霸天下》“第三猪皇”《小鱼儿与花无缺》“李大嘴”《名扬花鼓》“祝茂”及电影《西游·降魔篇》《智取威虎山》等。

《小鱼儿与花无缺》里的恶人李大嘴△△△

周星驰《西游·降魔篇》里的野僧人△△△

浙版《西游记》中的弥勒佛△△△

听闻噩耗,

网友们纷纷表示惋惜,

希望这位老戏骨一路走好。

近年来娱乐圈中不少演艺明星因心梗去世

2019年9月,北京人艺演员,导演班赞突发心梗去世,年仅41岁

2018年9月份, 吉祥三宝”父亲布仁巴雅尔突发心梗去世,享年58岁

2007年6月,相声大师侯耀文在家中突发心梗去世,享年59岁

2006年12月,相声大师马季因高血压引起的心梗去世,享年72岁

......

其实2个月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话剧导演班赞,也因突发心梗去世,享年41岁。

心梗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患者的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钱晓东介绍,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包括周五晚上到周一凌晨,他们科室一共做了6台急性心梗手术,其中5个都不到40岁,都比较年轻。

钱晓东医生 图片来源:苏州广电总台APP看苏州

图片来源:苏州广电总台APP看苏州

好在,这几位患者送医都比较及时,已经被抢救回来。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猝死的人数超过50万!这其中既有老年人,也有青壮年,并且后者的比例还在不断上升。

实际上许多心梗的症状并不明显,

并且极容易被忽视,

但日常生活中的有些“微”信号,

其实是可以看出端倪。

01

【一过性疼痛】-24小时发病信号

一过性疼痛是指在无任何明显局部组织损伤的环境下由伤害性感觉器激活所引起的疼痛。

心脏病突发的先兆往往轻微,易被忽略或遗漏,应当提高识别警惕性!其实很多地方的疼痛或者异常表现都可能提示着我们有冠心病。最常见的就是胸前区和心前区。

此外还有胃部的疼痛,运动诱发的疼痛,下颌、左肩和后背疼,甚至左大腿疼。这些疼痛往往是疼一下,休息一下又不疼了,特别容易被忽略。

注意: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很可能在24小时内会突发心梗,这些症状,只要第一次发生就易发生心梗,应当警惕,及时去医院查治,以防意外发生。

02

【半夜上不来气】-12小时发病信号

当你半夜突然胸闷,喘不上来气,这可能就是心梗发出的危险信号。心梗发生前,心肌供血严重不足,这时候心肌也就没有力量向身体供血,这样就影响了氧气的运送,夜间本身又是低供血时间,所以导致身体严重缺氧,甚至可能危害生命!

注意:出现上述症状,很可能在12小时内会突发心梗。

03

【忽然一身汗】-正在发病信号

可能只是坐在椅子上,就开始汗流浃背,而且这种出汗不是局部性的,是全身。全身突然开始猛烈出汗是一种常见的心梗症状,在血管堵的一刹那一身大汗,人一下子就会倒下去。

注意:遇到这种情况,表明患者心梗即将,或者已经发作,应当及时拨打急救电话,争取黄金救治时间。

04

心梗是个生活病,好的习惯很重要!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等颁发的《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建议:

① 饮食要低盐、低脂、低糖。

② 睡前、夜间起夜、晨起后,可以适当喝点水。

③ 拒绝熬夜、压力过大,不利心血管健康。

④ 浓茶、香烟会损伤心血管内皮,造成动脉硬化。

⑤ 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的人,尤其不能暴饮暴食。

⑥ 每天最好有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感到疲劳就调整,别强求。

⑦ 要保持开朗的心境。

1

心梗急救应牢记两个“120”

希望大家牢记心梗急救的两个“120”:

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

“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发病后120分钟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说,遗憾的是,在这场生命与时间的争夺战中,我国患者的答卷并不十分理想。

2

专家强调,心梗急救要闯三道关

急性心梗一发作,

若没有得到及时救治,

死亡率很高!

第一道关,把握在患者自己手里,也是最关键的一关。有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人,出现胸痛等心梗症状,一旦发病就应立刻停止任何活动,马上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第二道关,是指急救中心迅速出动救护车,将患者快速运往有相关救治能力的医院;

第三道关,则是患者来到医院后,急诊科、心脏科等相关专科医生迅速诊治,争取在发病120分钟内让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

如果碰到紧急情况!

心肺复苏得这么做

赶紧学起来!

3

心梗预防如何做

1、定期测血脂

高血脂是冠心病、心梗发生的高危因素。血脂是血液中脂类蛋白质的总称,包括我们熟知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同时也有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等。

其中,高密度脂蛋白是人体血脂代谢的有益产物,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这些有害物质的水平越高,血管内形成粥样斑块的几率越大。在寒冷、运动及饱食等刺激因素下,斑块易破裂,短时间内堵塞管腔,最终发生心梗。

因此,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必要时服用降脂药,能够有效防止心梗发生。

2、管住“坏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血管内粥样斑块形成的最主要物质。

一般将该指标控制在参考范围(0.2~4.11毫摩尔/升)内即可,但年龄在40岁以上,且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或吸烟的高危人群,该指标要控制在2.6毫摩尔/升以下才算达标。

既往已明确诊断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坏胆固醇小于1.8毫摩尔/升更有益于健康。总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低,心梗发生的几率越小。

3、做健康管理、做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生活方式、饮食、环境和基因共同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这个理念,同美国精准医疗学院的健康管理理念非常相近,一线的治疗还应该是以生活方式为主。

我们每天都在吃、睡、动、饮和呼吸,可是大多数我们都是根据习惯和喜好去做的。而科学的吃、动、睡、吸、饮以及精神压力的调节舒缓才是真正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发的关键。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关键在于精准查找个体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做治疗性生活方式的改变。通过控制能量、改变饮食结构、营养支持、缓解压力、适量活动来保持机体健康活力。

无论是从经济角度、家庭角度,还是从健康管理角度来讲,唯有预防才是万全之策,高明之举。早一日预防,早一点安心。警惕起来吧,为自己的健康打好保卫战!

    标签:
    评论信息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