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4-30 现已经收录1130条最新资讯!
奇趣事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奇趣事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奇趣事 > 正文

继《摔跤吧!爸爸》印度拍出教育神片 为上名校比《天才枪手》还拼

作者:aqi 来源: 日期:2025-4-30 人气:3 评论:0

5月初,印度励志电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国上映,初期排片率极低,首日票房仅1400多万,然而凭借超高口碑,《摔跤吧!爸爸》票房一路飙升,排片也俨然是好莱坞大片待遇,上映第16天单日票房居然高达1亿多,最终狂揽13亿票房。豆瓣40多万人参与评价,评分高达9.1,好于98运动片,好于99%传记片,绝对称得上神作!

《摔跤吧!爸爸》以超强实力改变了中国观众对印度电影的偏见,网友不禁高呼应该“让国内导演和制片方去电影院跪着膜拜该片”。《摔跤吧!爸爸》在题材发掘方面给中国电影上了生动一课。现在中国电影的火爆严重依赖明星的粉丝效应,许多国产片题材老套、粗制滥造,屡屡出现《逐梦演艺圈》这种烂片。

反观印度电影,不仅学到了好莱坞电影工业的运作模式,还巧妙地和本土文化相结合。是金子总会发光,当很多人还在嘲笑印度电影只是雷人歌舞片的时候,印度电影工业已经悄然崛起,并跳出印度本土,上演一次次的票房奇迹。近几年的印度电影《我的个神啊》、《巴霍巴利王:开端》等都在全球收获过亿美元票房,征服了北美、英国、俄罗斯和中国的大量观众。

又一部印度神作来了!看片名《起跑线》就知道,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电影,讲述了开服装店的暴发户拉吉和米图夫妇,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千方百计送女儿皮雅去名校读书的故事。

在印度上名校是一件难事,不仅孩子需要掌握绘画、语言、乐器各项才艺,就连父母也要接受各种考核面试。而这些名义上的考核面试只是让学校判断出父母的阶层。他们需要上等阶层的父母来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提供各种便利,而这些是中下阶层无法带给他们的。在印度阶级固化,有钱人并不等于富人,有钱人只是有钱,而富人还掌握着大量资源,是真正的上层阶级。

为了让孩子上名校,米图夫妇花高价找专门帮助孩子上名校的教育机构,这个机构不仅包装孩子,还对孩子的父母进行学识谈吐、教育理念、衣着品味等方面的培训,总之就是帮你装富考名校。

入学考试根本就不是一场关乎孩子的考试,而是家长之间身份地位的较量。拉吉夫妇用Dior、Prada的奢侈品把自己装扮起来,结果老师一句话就把他们打回原形。经历过特训的拉吉和米塔面对考核还是失败了,因为学校不想录用店铺老板的孩子。

印度名校的学位还有25%是为贫困生准备的,拉吉夫妇又通过“卖茶人”伪造了一系列入学所需的贫困证明,并且在抽签方面做手脚,确保写有他们孩子名字的签能被抽中。但是因为媒体的揭露报道致使拉吉夫妇功败垂成,他们不得不搬进贫民窟“装穷”,以此欺瞒来家访的老师。

历经千辛万苦,拉吉夫妇还是没能把孩子送入名校,影片最后拉吉义正词严地要求校长将女儿的上学的资格还给穷人家的孩子,即使被校长拒绝、威胁,他还是选择当众指责名校的家长和校长们,来对抗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前阵子引进的泰国电影《天才枪手》上映后反响热烈,用考试作弊作为切入点来反思教育制度,令中国观众叹服。而印度电影《起跑线》在反映印度社会现实的同时,也戳中了中国教育的痛点,教育资源不均、阶级固化等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起跑线》已经于印度上映了,不知道中国会不会引进,据说网上已经有了资源,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这部神作。

    标签:
    评论信息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