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4-30 现已经收录766条最新资讯!
奇趣事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奇趣事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奇趣事 > 正文

仅用14周,苏联造足以毁灭地球的恐怖武器,却不敢使用,深埋仓库

作者:aqi 来源: 日期:2025-4-30 人气:7 评论:0

1945年8月6日,核弹这种有史以来威力最大的超级武器,第一次在人类头上引爆。随着一声巨响,一朵巨大的死亡之云腾空而起,数万生灵在爆炸、高温、冲击波以及辐射地轮流肆虐下瞬间陨灭。人类,终于掌握了足以毁灭自己的力量。

见识到核弹恐怖的威力后,著名核物理学家奥本海默不禁想起了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诗句:“漫天奇光异彩,犹如圣灵逞威,祇有千只太阳,始能与它争辉。”

广岛、长崎相继遭到核爆后,人类却并没有停止研究更强大核弹的脚步。首先是1949年8月,苏联引爆了自己的第一枚核弹,结束了美国的核垄断。从此时起,美苏两大国在核武器的威力大小、运载工具、机动能力、生存能力及命中精度等方面, 展开了持续40 多年的核竞赛。而核弹的威力也越来越巨大,甚至具有了撼动地球的能力。

在核武器的研制方面,美国无疑领先了苏联一步。1954年2月28日,人类史上的第一枚氢弹在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岛爆炸。巨大火球笼罩了这座美丽的岛屿,巨大的核爆瞬间摧毁了整个岛屿。根据测算,这颗核弹的威力相当于1500万吨TNT。在它面前,毁灭广岛的核弹“小男孩”真的成了“小男孩。”

“比基尼核爆”的巨大威力,似乎掀起了一阵“巨浪”,让苏联党政军领导以及科学家倍感震惊和压力。到了1956年,美国更是掌握了远程投掷这种核弹的技术。一旦核战争爆发,强大的氢弹就将降临在苏联人民头上。

为了保卫人民以及社会主义的建设果实,对于苏联版“超级核弹”的研发,已经刻不容缓。1 961 年, 在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开幕之前,赫鲁晓夫亲自向军方和核部门领导人下达任务: 在代表大会召开期间, 爆炸一颗超级氢弹, 作为向党代会的献礼。

很快,由苏联著名核物理学家萨哈罗夫、泽利多维奇、特鲁特涅夫等人组成的“超级核弹研制小组”便建成了。其中,萨哈罗夫更是有“苏联氢弹之父”之称。阵容如此豪华,苏联人很显然是对“超级氢弹计划”志在必得了。

仅仅只用了14周时间,苏联人便制造出了2颗超级氢弹,分别为3000 万吨级和 1亿吨级, 并决定在面积约9 万平方千米的新地岛核试验场进行试验。

1961年10月23日,一颗氢弹在寒冷的北极圈引爆,巨大的气浪似乎要把冰雪覆盖的新地岛炸翻。苏联人初战告捷!这颗氢弹的威力是当年比基尼氢弹的2倍。时隔七年,“地球最强核弹”的头衔终于易手。

然而,还没等美国人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另一颗威力更大的核弹爆炸了,它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超级氢弹——“大伊万”。

原本,苏联人准备试爆一亿吨级的核弹。但是经过精密地测算,苏联科学家们却发现,若让这颗核弹爆炸,范围将覆盖1000千米。如果这颗核弹爆炸,将波及沃尔库塔、杜金卡、诺里尔斯克和迪克森等城市。造成难以想象的损失。最终,科学家们得出结论,即使是地大物博的苏联,也无法容纳一颗1亿吨级核弹的爆炸。因此,萨哈罗夫等人不得不违背赫鲁晓夫的命令,将这颗核弹的当量一降再降。

最终,科学家们将这颗核弹当量降低至5800万吨TNT。然而即使当量降低了近一半,其威力却仍难以控制。一旦贸然爆炸,甚至连投送核弹的轰炸机都会被波及。因此,科学家们在这颗27吨重的核弹上安装了1个巨大的降落伞,用以延缓其爆炸的速度。

1961年10月30日,一家图-95战略轰炸机飞临新地岛,到达实验地点上空后,投弹员按下了投掷的按钮。随后,轰炸机飞行员“踩足了油门”,以玩命般地速度向外飞驰。只要稍稍迟了一步,“大伊万”的魔鬼云便将吞噬这架轰炸机。

17分钟后,“大伊万”慢悠悠地降落到距离新地岛4000米的高空,然后发生了地球有史以来威力第二大的爆炸。仅次于6500万年前,那次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

随着山崩地裂的爆炸声,一朵高达60km 的蘑菇云拔地而起,如同撒旦恶魔,向人类伸出了魔爪。此时, “图一95已经飞出了2 5 0千米。但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却将庞大的轰炸机变成了在台风中飘荡的树叶。气浪将飞机一会儿抛上,一会儿抛下,若没有飞行员的专注驾驶,图-95一定会坠落。

指挥此次核试验的核靶场主任库德里亚夫采夫中将和其他高级官员, 躲在距新地岛250千米的观察所里, 他们被这颗“核弹之王”所显示的威力惊呆了。库德里亚夫采夫这样写道:

“ 我们几乎没有料到, 爆炸的闪光如此明亮。虽然爆心距我们相当远— 250千米, 但闪光仍使人们的眼睛无法忍受。很快. 我们感受到了热度, 就好像有人在身边打开一座正熊熊燃烧的火护的炉门。”

在这场大爆炸中,大伊万摧毁了地面上的一切事物。在爆炸的位置,厚3米、直径为15 一20 千米的冰块全部被融化,而布置于其上的防御工事以及坦克均完全被摧毁,地面上一片狼藉,尽为焦土。

“大伊万”的爆炸,确实让整个地球都感受到了震撼,它的蘑菇云,接近1000公里外的地方都可以看到,产生的热风能灼伤远在170千米以外的居民,爆炸的闪光还让220公里以外目击者的眼睛感受到剧痛与灼伤,甚至造成白内障以及失明。同时,

萨哈罗夫等人在庆祝核弹爆炸的同时,却都感到了庆幸:幸亏没有引爆一亿吨级的核弹,因为它的威力将相当于投放在广岛原子弹的6500倍,会造成全球25%的表面积笼罩在核污染下。但即便“只是”5800万吨级的核弹,仍给瑞典、挪威等国造成了严重污染,冲满辐射的尘埃顺着风吹到了他们的国度,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大伊万”的爆炸,让赫鲁晓夫倍感兴奋,他在一次讲话中底气十足地对“帝国主义分子” 说:

“ 我们还有1亿吨当量的氢弹, 不过我们不想进行试验, 因为我们担心自家的窗户会被震飞。”

在实战中,五千万吨级的核弹实际根本没有必要。它能做到的战术效果,即使百万吨级的核弹也能做到。但是“大伊万”所产生的战略性威慑,却让苏联的国际地位急剧提升。因此,“大伊万”的爆炸实际是一场超大规模的“烟火秀”,其巨大威力最终让美国不得不正视苏联的强大,不得不对苏联强大的科技力量感到恐惧。

由于威力太过巨大,“大伊万”这样的“沙皇核弹”最终被雪藏,成为苏联的镇国之宝。因为它象征着苏维埃的强大力量。

据有关资料显示,苏联还曾秘密研制了10亿吨级的核弹。苏联人计划,若核战争爆发,便在美国西海岸引爆这颗核弹,而这颗核弹将掀起1000米高的超级巨狼,冲刷这个帝国主义堡垒的一切。如果多引爆几枚这样的核弹,人类的历史或许就要迎来鲜血的结末。

为了防止世界的灭亡,1963年8月5日,美国、苏联和英国终于在莫斯科签订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禁止在大气层、高空、水下进行一切核试验行动。但是疯狂的核试验仍没有结束。即使到了今天,冷战时所遗留下的成千上万枚核弹,仍是悬在我们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潘多拉的魔盒已经打开,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关上。

苏联为何这么强大?为何在科技上有如此的存在感?

其秘密隐藏在教育当中。

苏联的理工教育是世界上开挂的存在,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牛人,科罗缪夫、萨哈罗夫等名震世界的科学家,便是苏联教育的完美结晶。

上个世纪,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一大批数理基础扎实的大科学家,为我国的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

如今,我们的教育中仍留有大量苏联教育的痕迹。现在中国大学里,还有不少使用苏联人编写的理工书籍。比如吉米多维奇的《数学分析习题集》、普罗斯库列科夫的《线性代数习题集》、法杰耶夫的《高等代数习题集》、符拉基米罗夫的《数学物理方程习题集》

在这里,笔者向大家介绍俄罗斯一套国宝级的理工科普书。——《俄罗斯大师科学丛书》,本书一共十本。由俄罗斯最有名的科普大牛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写所写。

这套书一共有十本,初高中碰到的一些理工基础知识,这套书全讲到了。这个书虽然有趣味两个字,但说实话,还真不是看着玩玩的,看得懂的孩子才会觉得有趣,至少需要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这个书比较合适小学高年级以及初中的孩子。

这本书是如此优秀,一定能成为您孩子数学与理科启蒙。正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好了理科,无论找什么工作都是非常容易的。

与美国、英国的教育不同,我们与苏联、俄罗斯的教学体系无缝衔接。和咱们一样,苏联也注重应试。当您孩子看完这本书,在数学、理科的成绩上,或许会有极大的提高。

这个书在头条半个月已经卖出4.1万套,库存早就卖完,出版社正在紧急加印中。 明天会到货一批,但基本只够目前预订的。到二十二号会再到一批,现在下单,二十二号可以发货。大家可以先预订,按订单顺序发货。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喜欢这套书,请大家点下面的横条链接参团预订:

    标签:
    评论信息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