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自健康临沂 ■编辑|向量
5月14日6时40分左右,在临沂市滨河景区科普广场附近,一位晨练的市民突然倒地。
路过的多位市民立即上前急救,一位热心市民拿来速效救心丸给倒地的市民服下。临沂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李晓东正巧在旁,发现倒地市民呼吸渐渐微弱后,立即为其进行心肺复苏。按压了几次之后,倒地市民有了呼吸迹象,李晓东继续为其按压直到急救车赶过来。
但让人遗憾的是,该市民被送到医院后,最终没有抢救过来。
近些年
晨练突逝的新闻不绝于耳
夏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也是猝死的高发季节
临沂市民在晨练的时候要尤为注意
夏季为何猝死频发?
夏季气温高,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快,当气温达到35℃时,人体主要会通过出汗来散热,为了排汗,心脏会加大工作量以促进汗腺代谢,人体全身血管随之扩张。
而大量出汗后,血液黏稠度会升高,当排汗达到一定量时会诱发血液电解质紊乱,可能引发心脏病。
另外,夏季天气潮湿,空气闷热,容易引发情绪波动,使人情绪烦躁,这些也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猝死前兆和急救措施!
当出现持续的、严重的心前区憋闷、疼痛,没有明显原因的气喘,突然不能平卧,脉搏过快、过慢或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出汗,四肢发冷等,这可能是猝死的前兆。
如感到不适,最好先到医院做一下体检,心电图、胸片都是必要的,确认一下胸闷的原因是心脏引起的还是肺部不适引起的,再做下一步的预防。
但如果是心脏不好的话,最好是身边有会心肺复苏的人在,同时备着救心丸等药物在身边。
发生猝死情况,如何急救?
第一步:判断意识
拍打病人的肩膀,并凑到其耳边大声问:“你怎么啦?”如果病人发出呻吟声或有肢体抽动,说明还有呼吸心跳,不需要做心肺复苏。
但若使劲拍病人也不动,身体完全僵硬,或者触摸病人颈动脉或手腕动脉10秒内没有动静,鼻子没气儿,胸廓也没有起伏了,说明已没有呼吸心跳,此时必须马上做心肺复苏。
第二步:呼救
请周围人打电话求救,以使患者尽早到达医院。
第三步:摆放仰卧体位
松开衣领及裤带,使其平卧。
第四步:胸外按压30次,儿童15次
位置:胸部正中,两乳头连接中点
姿势: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垂直成一条直线,双手掌重叠,手指抬起,掌根用力
力度:按下去4—5CM
频率:至少100次\分钟
第五步:开放气道
用一手将患者颈部托直,使头后仰,打通气道。
第六步:人工吹气2次,儿童1次
一手捏紧患者双侧鼻孔,急救者口唇与患者口唇紧密贴合后进行吹气。
第七步:重复上面的4、5、6步
如果只有一人抢救,优先保证人工心脏按压。
如何预防猝死?
无论是心脏病患者还是身体健康的人,都应定期有针对性地进行体检,一旦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且运动后症状有所加重,则要及时就医;
其次,给心脏“减负”,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做体操、游泳等,既能增强心肺功能,又能控制体重;
此外,生活要有规律,按时起床、睡觉、进餐,并合理饮食;
最后,要学会调控和驾驭好自己的情绪,当人情绪不稳定时,容易造成神经内分泌失调,血压就会“奔”上去,心脏会受不了。
特别提醒!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
夏季不宜晨练!
原因有二:○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的消耗比较大,而早晨是肝脏含糖最低的时刻,容易发生低血糖,诱发心脑疾病等情况。○另外,我们人体经过一整夜休眠之后,水分处于相对缺失状态。而夏季气温较高,人体为加强散热大量排汗,导致体内水分进一步流失,血液黏度上升,这样一来,更容易诱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病。
因此
建议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
尽量避开这段时间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