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本文作者:屈直
封锁和反封锁
南北战争的海战,核心目的是封锁和反封锁。
我们回顾一下蟒蛇计划这张图:
蟒蛇计划
南方靠卖棉花、烟草、甘蔗这种经济作物赚钱,所以只要让南方卖不出去东西,它的经济就会崩溃。毕竟棉花烟草不能吃嘛!粮食枪炮都依赖进口。只要封锁海岸就可以让南军弹尽粮绝。
但是看一下美国地图就知道,美国东南的海岸线实在太长了。北方不可能把海军一字排开搞封锁,只能封锁几个关键港口。
北方的船必须定期巡视南方各个港口,禁止一切商船出入。这就变成了一个猫抓耗子的游戏。南方人只要足够隐蔽足够快,货还是可以运进运出的。
如果南方的商船不想一直躲躲藏藏,就必须先歼灭北方海军。但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南军连战船都没有,拿什么消灭?
真的一艘都没有吗?
魔改出来的铁甲舰
在萨姆特堡陷落以前,弗吉尼亚州还没有加入南方。但是双方都知道,蓄奴历史悠久的弗吉尼亚,脱离联邦是迟早的事。
弗吉尼亚最大的造船厂位于诺福克。就在南北战争爆发的前夕,诺福克造船厂的负责人麦克考利(Charles S. McCauley)接到了两份截然不同的命令。
一份是弗吉尼亚州政府发过来的,命令他把造船厂交给当地民兵。
一份是美国中央政府发过来的,让他把船开到北方港口。
麦克考利上尉反复犹豫,最后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把造船厂一烧,所有船全部毁掉。这样不论南方北方,谁都别想用诺福克造船厂的船了。
萨姆特堡陷落以后,弗吉尼亚州立即加入了南方,当地民兵迅速占领了诺福克造船厂。此时的造船厂早已是一片瓦砾了,但是令人欣喜的是,有一艘船没被完全毁掉——梅里马克号(USS Merrimack)。
弗吉尼亚号的前身——梅里马克号
梅里马克号是个蒸汽船。民兵们发现,这艘船龙骨还是完整的,而且蒸汽引擎还可以用。南军立即把梅里马克号拉了上来重新修补。
梅里马克号这个名字,起源于北方的梅里马克河。既然南方独立了,船就得改成南方名。弗吉尼亚是南方首都所在地,也是南方经济最发达的州。南方海军旗舰的名字,当然应该叫做弗吉尼亚号(USS Virginia)。
南方的海军部长马洛里(Stephen Mallory)认为,与其把船修成原来的样子,不如在它的基础上造一艘铁甲舰。
铁甲舰其实并不是现代的发明。早在明朝的时候,朝鲜海军大将李舜臣就发明过龟甲船。龟甲船顶部覆盖铁甲,还带着铁刺。铁甲防弓箭,铁刺防跳帮。在万历抗倭援朝战争中,李舜臣的龟甲船拯救了朝鲜海军,多次击败日本侵略者。
李舜臣的龟甲船模型,拍摄于美国舰船博物馆
当然李舜臣这种龟甲船和现代的铁甲舰完全不一样。现代铁甲舰起源在欧洲。英国的勇士号(Warrior)和法国的光荣号(Gloire)开创了铁甲舰时代。
法国的光荣号模型
英国的勇士号照片
法国英国这两艘船虽然都有铁甲,也都是蒸汽动力,但还是太原始了。除了甲板上的烟囱,外观还是过去风帆战舰那一套。与其说他们是铁甲舰,不如说他们是铁皮蒸汽风帆舰。
当时铁甲舰经历的战争只有一次,就是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法国3艘铁甲舰轰击俄国的80门岸炮,三个小时就把俄国岸防摧毁了,而法国的铁甲船几乎毫发未损。整个欧洲都领略到了铁甲船的威力,纷纷开始建造新的海军。
然而当时的美国海军非常保守,不认为铁甲船能有多大优势。美国海军在南北战争前,所有的船都是木质风帆舰。
南军海军部长马洛里认为,既然北军海军有着数量优势,南军海军就必须拼质量。他坚信铁甲舰才是海军的未来,于是下令把缴获的梅里马克号大改,改成真真正正的铁甲船。
梅里马克号被魔改成弗吉尼亚号
下水的弗吉尼亚号
弗吉尼亚号结构图
上面两张图是弗吉尼亚号,基本上看不出它原来的样子了。桅杆全都被砍了。吃水线以上的木板全都被拆了下来。水线上面还盖了一个铁罩子,罩子两侧各开了一排炮孔。全船一共14门大炮,可以往任何角度发射。
除了炮弹以外,弗吉尼亚号还有一个铁做的撞角。
弗吉尼亚号的铁甲一共有两层,每层两英寸(51毫米)厚。铁甲后面还有橡木板,木板有24英寸(61厘米)。南方唯一的钢铁厂“崔德佳钢铁厂”当时造不出这么厚这么大的铁板。于是钢铁厂重新制造车床,最后才压出了弗吉尼亚号的铁甲。
弗吉尼亚号还有一个独特设计,就是倾斜铁甲。铁甲倾斜过来,横截面就变得更厚,而且可以把炮弹弹开。
今天复原的弗吉尼亚号的铁甲,拍摄于美国舰船博物馆
不过弗吉尼亚号有三个弱点:
第一个是炮弹。因为对战的是北方的木质风帆舰,弗吉尼亚号只装了爆炸弹,而没有装穿甲弹。
第二个是速度。当年梅里马克号是个木船,很轻,所以蒸汽动力不大。现在上面加了个铁盖子,前面装个了铁撞角,船就变重了,原来的锅炉推起来就很费劲。所以弗吉尼亚号航速特别慢。
第三个是铁甲覆盖率。弗吉尼亚号的铁甲只覆盖了吃水线以上。但是蒸汽船是烧煤的,煤越烧越少,船就越来越轻,吃水线也会越来越低。烧一天煤以后,吃水线以下的木板就漏出来了。这就成了防护上的致命弱点。
但无论怎么说,这也比北方那一群木船强。
筏子上的奶酪盒
北方的情报人员得知南方正在建造弗吉尼亚号,这才反应过来,赶紧建造自己的铁甲舰。北方组建了一个铁甲舰委员会,征集新战舰的设计方案。最后,约翰·埃里克森(John Ericsson)的设计赢得了竞标。
约翰·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是个瑞典人。他最开始不是造船的,而是造火车的。那时候英国搞了个火车设计大赛,埃里克森在比赛中设计了一种方案。结果他设计的火车锅炉老出毛病,最后输给了另一个发明天才史蒂芬孙(Robert Stephenson)。史蒂芬孙于是成了火车的发明者和“铁路之父”。
埃里克森设计的火车头
真是既生瑜何生亮!既然火车玩不过别人,那就设计轮船吧。
南北战争爆发的二十多年前,他来到美国,结识了在政坛八面玲珑的斯托克顿(Robert Stockton)。斯托克顿让他设计美国的新炮艇——普林斯顿号(USS Princeton)。这艘船要用两门新型火炮,起名叫“和平使者”。埃里克森造了一门炮以后,斯托克顿怕他把功劳都抢了。于是他拦住了埃里克森,自己主持造了第二门炮。
普林斯顿号建成当天,美国全国欢欣鼓舞,总统泰勒带着全体内阁参加了普林斯顿号下水仪式。斯托克顿为了活跃气氛,下令在船上开几炮展示一下。
一开始展示的是埃里克森造的那门炮。三发炮弹打出去,领导们很高兴,埃里克森确实名不虚传。
斯托克顿开始试射自己造的那门炮,结果一下子炸了膛。美国国务卿、海军部长、建设部长等6人当场炸死,包括斯托克顿本人在内20人受伤。
本来想露脸的,结果现了眼。这次展示会,后来被称为“和平使者灾难”。
和平使者灾难
斯托克顿为了撇清责任,把锅全都甩给了瑞典人埃里克森。尽管发生事故的炮是斯托克顿为了争功自己制造的,但他对此事只字不提。斯托克顿还请求海军部不要给埃里克森工钱。埃里克森成了众矢之的,不得不离开了美国。
埃里克森去了法国,他设计了一种带有旋转炮塔的铁甲舰。这个旋转炮塔是半球形,看起来跟UFO似的。舰体主要都在水面以下,只有炮塔这个铁头漏出来。
方案拿到了拿破仑三世的手上,皇帝赞不绝口,直呼内行。但是拿破仑三世很快就把这个设计给忘了。这个船永远地停留在了图纸阶段,没有被法国人建出来。
埃里克森给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设计的船
美国征集铁甲舰方案的时候,埃里克森也提交了一个设计。这个设计其实就是拿破仑三世的威力加强版。旋转炮塔变成了圆柱形,舰体仍然大部分在水面以下的。
监视者号设计图纸
监视者号的3D建模
监视者号结构图
这哪里是战船,简直像个潜艇。
这个设计和过去的风帆船相比是在太不一样了。远远看去就是个小铁盒子,人们给它起了个外号,叫做“筏子上的奶酪盒”。
埃里克森的设计与众不同,而且他还带着个“和平使者灾难”的前科,所以很多人并不看好他的设计。但北方的海军部长力排众议,大胆的选中了这个“筏子上的奶酪盒”。
这艘船正式的名字叫做监视者号(USS Monitor)。我看到很多资料翻译成“莫尼托号”,其实很不妥。Monitor不是人名地名,就是监视的意思。这是埃里克森起的名字,寓意是让它“监视海洋,告诫和纠正海上犯罪”。
而且监视者这个名字也很形象,你看这个转动的炮塔像不像监视用的探照灯?
铁甲舰内部的布局和风帆船完全不一样。风帆船内部比较大,船长、大副这些高级领导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但是铁甲舰内部很小,高级领导必须和船员们紧挨着住。这就让很多领导们对这个设计感到不满。船长怎么能和船员平起平坐呢?
为了取悦领导同志,埃里克森特意把船舱装饰的很华丽,领导门口特意装了烛台,船长室里也是沙发家具一应俱全。埃里克森还决定把专利无偿捐给美国政府,他说他要“为联邦统一做贡献”。
和有14门炮的弗吉尼亚号不一样,监视者号只有2门炮。这俩炮可以一起360度转动,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设计。炮塔被设计成了圆柱形,这样中弹后炮弹就会弹走,减少受力。而且圆柱形炮塔在转动时也不容易卡住。
但是这门炮有一个射击死角:因为炮的正前方是一个观察口(上图扁金字塔形的那个东西)。炮不能往前射,不然就打到观察口了。
监视者号不是改装船,它的锅炉动力比弗吉尼亚号要大得多,航速也比较快。这艘船基本只有炮塔露在水线上面,目标非常小,不容易被射中。
或许是“和平使者灾难”给埃里克森留下了后遗症,他很担心传统的火炮在新炮塔里炸膛。一般这门炮需要需要30磅黑火药,埃里克森决定把量减到15磅。
这个决定后来证明是个错误。火药量减半,炮弹射速就会变小。后来海军多次用30磅火药实验,发现根本不会炸膛。
旋转炮塔里站一群人,炸膛了大家都得死
监视者号用了101天就建完了。弗吉尼亚号开始改装的时候,监视者号还没设计完。结果那边弗吉尼亚号还没改装完呢,监视者号都下水了。埃里克森在美国认识很多供应商,现在全都被调动了起来。曼哈顿三个钢铁厂同时浇筑监视者号的铁甲,北方人强劲的工业实力真的远远超过了南方。
弗吉尼亚号杀疯了
为什么南北战争的海战会发生在汉普顿锚地(Hampton Road),看一下地图就知道了。
北方首都华盛顿和南方首都里士满都不是直接临海的。这两个城市都在河边,顺流而下就到了切萨皮克湾。切萨皮克湾的出口就是汉普顿锚地。也就是说,封锁了汉普顿锚地,就控制住了切萨皮克湾,也就扼住了南北双方首都的出海口。
如果北方控制了海湾,南方首都就不能从海上运送补给,诺福克造船厂的船也出不了港。
如果南方控制了海湾,北方的封锁就会被打破。南方的船甚至可以逆流而上,直接炮击华盛顿和工业重镇巴尔的摩。
战争一开始,林肯就下令联邦海军封锁汉普顿锚地。但是因为汉普顿锚地的南岸诺福克此时被南军占据,北军海军只能沿着汉普顿锚地的北岸把船一字排开。
1862年3月8日,弗吉尼亚号从诺福克出发,冲着北军的一字长蛇阵就冲了过去。
北军的风帆船对着弗吉尼亚号就是一轮齐射,结果根本打不穿它的铁甲,最多只打出几个凹痕。
弗吉尼亚号在炮火之下继续向前冲,直接冲撞到北军坎伯兰号(USS Cumberland)的船身上。坎伯兰号被撞出了一个大洞,立刻开始沉没。
弗吉尼亚号突然发现,自己的撞角卡在坎伯兰号身上了,如果不脱离就会被坎伯兰号带着一起沉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以后,弗吉尼亚号终于拔出了撞角。坎伯兰号在完全沉没以前,还在绝望地冲弗吉尼亚号开炮。
坎伯兰号被弗吉尼亚号撞沉,沉没之前还在回击
坎伯兰号沉没以后,弗吉尼亚号转身冲向另一艘船国会号(USS Congress)。国会号赶紧撤到了浅水区,结果搁浅了。
弗吉尼亚号吃水比较深,不能在浅滩冲撞国会号。于是它开始朝国会号开炮,国会号也用炮火还击。
国会号是木船,弗吉尼亚号有铁甲。两艘船互相射击了一个小时后,国会号终于支撑不住,举了白旗。
弗吉尼亚号停止了炮火,允许国会号把船员撤出来。结果船员撤出的时候,旁边的门罗堡开始向弗吉尼亚号开炮。
弗吉尼亚号船长大怒,命令船员们把炮弹加热,继续轰击投降的国会号。烧红的炮弹打到木船上,一下子引起了大火。
北军海军眼睁睁看着国会号燃烧,一点办法也没有。其他没有受伤的风帆船,为了躲避弗吉尼亚号,全部搁浅在了浅水区。
国会号的大火一直烧到夜晚,终于烧到了船上的火药库。一声巨响后,国会号殉爆沉没,110名船员当场死亡。
国会号的殉爆
珍珠港以前,美国海军从未经历过如此大败。林肯紧急召集内阁会议,战争部长斯坦顿告诉大家,弗吉尼亚号有可能炮击巴尔的摩和华盛顿。他担心地说,这次内阁会议还没开完,弗吉尼亚号的炮弹就能落到会议室里。
但是海军部长很冷静,他指出弗吉尼亚号吃水比较深,不可能逆流而上炮击华盛顿。别忘了,我们也有铁甲舰。就在此时,监视者号正在全速赶往汉普顿锚地,准备迎战弗吉尼亚号。
铁甲对决
第二天(3月9日)清晨,弗吉尼亚号带着一些小炮艇来解决剩下的北军。此时明尼苏达号(USS Minnesota)就在浅水区搁浅,一动不动。弗吉尼亚号上去想把船拖走,结果发现前面有一个圆柱形的奇怪物体漂在海上。
是不是哪个船的锅炉被炸出来了?
这不是锅炉,而是监视者号。监视者号主要船体都在水下,只有旋转炮塔露在外面。远看根本不像个船。
弗吉尼亚意识到以后立刻向它开炮。炮弹没打到监视者号,反而击中了后面的明尼苏达号。
监视者号开始和弗吉尼亚号互相开炮。
这两艘船水上部分都很小,特别难瞄准。弗吉尼亚号的炮不能转,所以只能转船。但它的航速比较慢,所以很难急转弯。
好不容易击中了监视者号,结果对方毫发无损。原来弗吉尼亚号配备的是应对木船的爆炸弹,而不是对付铁甲的穿甲弹。
监视者号的炮倒是可以转,但是一转起来就刹不住。而且监视者号船体很小,在海上特别不稳。炮塔里的炮手们既要忍受船的剧烈摇摆,还要跟着炮塔的疯狂乱转。
一番艰难瞄准后,炮手们终于击中了弗吉尼亚号,结果同样令人失望。为了防止炸膛,监视者号上火炮的火药量被减半了。速度太慢的炮弹同样也击穿不了弗吉尼亚号,被它的铁甲弹开了。
弗吉尼亚号于是改变了策略,它全速驶向监视者号,打算用撞角撞破敌人。结果监视者号小巧灵活,每次都可以成功避开撞击。
真是势均力敌的较量。弗吉尼亚号和监视者号缠斗了三个小时,谁都不能把对方怎么样。
监视者号大战弗吉尼亚号
弗吉尼亚号和监视者号的缠斗。注意两艘船转弯半径的不同
终于,弗吉尼亚号的一颗炮弹在监视者号的观察口附近爆炸,弹片击中了舰长的眼睛。由于大副不在身边,监视者号的指挥系统陷入混乱,于是撤出了战斗。
弗吉尼亚号以为监视者号逃走了,于是想继续拖走搁浅的明尼苏达号。但是潮水已经退去,弗吉尼亚号吃水太深,根本开不到明尼苏达旁边。弗吉尼亚号只能撤回诺福克港。
监视者号撤出战斗以后,大副很快接手了指挥,驾驶着船回到了汉普顿锚地战场。结果弗吉尼亚号早已无影无踪,于是赶紧开到搁浅的明尼苏达号身边。
明尼苏达号舰长看到了一个圆柱形的铁家伙驶向自己,根本认不出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监视者号。监视者号亮明身份后,终于把明尼苏达号从浅滩拖了出来。
为期两天的汉普顿锚地之战就此结束。
南北政府在此战以后,都认为自己获得了胜利。
南方政府认为,弗吉尼亚号成功击沉两艘北军舰艇,自己全身而退,很明显是一场大胜。
北方政府认为,监视者号成功救援了明尼苏达号,击退了弗吉尼亚号。而且北军海军并没有全军覆没,还可以继续维持对南方的经济封锁。所以战略上北方还是赢了。
所以大家认为,到底谁赢了呢?
世界在观看
大战之后,北军造了大量监视者号形状的船,南方也造了很多弗吉尼亚号形状的船。
汉普顿锚地海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铁甲舰对决。这场对决让全世界都明白了,风帆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海军必须要拼钢铁。
旋转炮塔的设计让各国竞相模仿。1876年,英国下水了著名的“不屈号”(HMS Inflexible),这艘船有两个旋转炮塔,而且配置了铁撞角。旋转炮塔,就是师承于监视者号;而这个撞角,则是参考了弗吉尼亚号。
英国的不屈号铁甲战列舰
不屈号的旋转炮塔,像不像监视者号?
弗吉尼亚号用爆炸弹轰击监视者号根本无效,于是各国开始放弃爆炸弹,开始更新迭代穿甲弹。
1867年,英国人威廉·帕利瑟发明了锥形炮弹,而且弹头淬火,可以击穿铁甲。1877年,英国又发明出了钢面装甲,铁甲的最外面是一层钢,里面是一层铁。不断进化的炮弹和铁甲成为了这个时代海军的主旋律。“船坚炮利”成为了各国海军的目标。
因为爆炸弹在这个时代已经过时,很多旧炮弹不得不把里面的火药清空,用沙子填充。甲午战争的时候,北洋海军往炮弹里填沙子,不是因为经费不够,而是想把爆炸弹改成穿甲弹。
弗吉尼亚号的撞击战术后来也得到了继承。1866年的利萨海战,奥地利海军用撞击战术以少胜多,击败了意大利海军。自此以后,全速撞击变成了一个决胜的法宝。甲午战争时,致远号全速撞向吉野号,并不是自杀行为,而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
可惜甲午战争时期,海军技术已经再次进步,速射炮击败了重炮和铁甲,撞击战术也自此被彻底淘汰。
电影《甲午风云》剧照
弗吉尼亚号和监视者号的结局
汉普顿锚地海战后,南军发现无法歼灭北军海军,诺福克仍然被北军封锁。
海战之后两个月(1862年5月),北军陆军占领了诺福克港。弗吉尼亚号吃水过深,无法逆流而上撤往内陆。南方政府决定摧毁弗吉尼亚号,避免让它落入北方之手。
在装满炸药以后,弗吉尼亚号被引爆。南方最著名的战舰从未在战场输掉,而是毁于自己人的手中。
弗吉尼亚号的自毁
弗吉尼亚号只有一些零件遗留了下来,比如说它的轮舵。弗吉尼亚号的轮舵现在摆放在里士满“小白宫”的门外,似乎还在给游客诉说汉普顿锚地那场激烈的对决。
弗吉尼亚号的轮舵,摄于里士满“小白宫”门外
就在弗吉尼亚号自毁的同年12月,监视者号向南行驶,前去封锁南方重镇查尔斯顿。但是监视者号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远洋航行,很多人担心它受不了风浪。果然,在监视者号行驶过北卡罗拉那的哈特拉斯海角(Cape Hatteras)的时候,暴风雨来了。
哈塔拉斯海角风高浪猛,历史上600艘船沉没于此,时人称之为“大西洋坟场”(Graveyard of the Atlantic)。暴雨裹着海浪冲进监视者号的船舱里。船员们不断往船外抽水,但海水还是顺着炮塔的缝隙不断涌入。
监视者号的顶部有一个红色的煤气灯。暴风雨之夜,旁边的战船看不见监视者号的炮塔和船体,只能看到一盏起起伏伏的红灯。红灯时而消失,时而又出现。到了半夜,红灯再也没有出现,监视者号沉没了。
监视者号从没有在战场落败,它只是输给了暴雨和风浪。
监视者号沉没在“大西洋坟场”
二战以后,美国开始寻找沉没的监视者号。直到1970年,人们才用声呐找到了监视者号的遗骸。那时候已经距离它沉没已经111年了。1995年,潜水员开始陆续把船骸打捞上来。直到2013年,监视者号遇难人员的遗体才被打捞完毕,葬到了阿灵顿国家公墓。
监视者号的船体还在“大西洋坟场”的海底沉没着,但是炮塔已经被打捞上来了。这个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旋转炮塔,如今在美国舰船博物馆进行修复。这个博物馆就在汉普顿锚地附近,门票只要一块钱。里面展出了大量监视者号的遗骸,还有很多关于汉普顿锚地海战的介绍。博物馆内容极其丰富,我逛了两个小时都没完全逛完,真的非常推荐。
监视者号的遗骸
工作人员修复监视者号的炮塔
再也没有浮起来的红灯
讲完了弗吉尼亚号和监视者号的结局,我们可以提前剧透一下北方封锁的效果。
在南北战争开始的1861年,北方对南方的封锁效率很低,平均每十艘船可以截获一艘。战争结束前的1864年,南方大量港口被北方攻克,封锁就容易多了,南方每三艘船被截获一艘。只有专门设计出来的快船,才能逃脱北军海军的封锁。
南方从没有成功歼灭过北方海军。所有南方港口都暴露在海军舰炮的威胁下,甚至沿河的城市都经常被北方舰船攻击。
北方的封锁直接导致了南方经济的崩溃。棉花的出口直接减少了95%,海外的食品和药物很难进入南方。物资短缺让南方陷入恶性通货膨胀。首都里士满出现了多次暴动。暴动的发起者们是家庭妇女,她们买不起面包给孩子吃。
北方对南方棉花的禁运,并没有让英国和法国参加战争。英国和法国转而从印度和阿根廷进口棉花。南方人幻想的“棉花王”,并没有拯救这个邦联。
但是,南方政府的西面还有广袤的土地,肥沃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仍然可以给饥饿的南方供应粮食。只要守住密西西比河,南方就还有一线生机。
那么,南方能守住密西西比河吗?
参考资料
[1]The Civil War, A Visual History, Smithsonian, DK
[2]The West Point History of the Civil War,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3]Atlas of the Civil War,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the Tactics and Terrain of Battle, National Geographic
[4]Arms and Equipment of the Civil War, Jack Coggins, Dover Publications
[5]USS Monitor, the Mariners’ Museum and Park: https://www.marinersmuseum.org/conservation/uss-monitor/
[6]USS Monitor: A Cheesebox on a Raft, American Battlefield Trust: https://www.battlefields.org/learn/articles/uss-monitor-cheesebox-raft
[7]The Battles for Richmond, 1862, William J. Miller, National Park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