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起校园暴力惨案震惊了所有人!
江苏南通一位15岁少年,在试图制止一起校园欺凌事件时“引火上身”,惹来杀人之祸。
由于头部严重受挫,被送往医院的路上,孩子就已经没有了呼吸和心跳。随后,抢救无效,被判“脑死亡”。
看着这些描述,我的心不禁揪了起来,他该多疼啊!
那个曾经和妈妈承诺,会一直陪伴她到老,会给她养老的孩子。
如今却离开了人世,与他最爱的妈妈阴阳相隔。
事后,孩子妈妈始终想不通,自己的儿子为什么会摊上这种倒霉事,直言:
“他从没跟我说过惹怒过哪位同学,也没听说他和哪位同学、老师有过不和的。”
随着警方的挖掘,原来没有我们想的这么简单,孩子被打不仅仅因为劝架。
去年9月,妈妈把孩子转回老家上学,只是让她没想到的是,孩子转回老家后不久,就开始厌学了。
初期,妈妈一直以为,是因为教材跟之前学的不一样,孩子学习跟不上才厌学。
令她没想到,孩子和这两个黑社会不良少年“渊源”已久。
妈妈回忆,孩子不久前曾从家中的抽屉里私自拿过钱。
她发现后曾追问儿子拿钱原因,盛天逸给出的理由是“拿钱和同学合伙买了辆电动车。”
而那所谓的新电动车,至今都没看见过。
原来,孩子把钱交给了“不良少年”们。
现在,孩子的妈妈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严惩凶手,还儿子一个公道。”
可是有些悲剧,我们原本可以避免。有些事情,我们可以做得更多些。
不管是被殴打,还是被勒索,孩子在遭遇伤害前,都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而是选择了独自一人,默默承担。
我不禁要问:“作为父母的我们,本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却为何他们遇到问题连我们都会屏蔽?”
太多时候,是父母的不理解、不接纳,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
父母以为“爱之深,责之切”,习惯用责备来表达关爱,用打骂来纠正孩子的错误。
的确,责备、打骂孩子是可以让他安静下来,或者变得乖巧听话,能解决掉眼前的一些小问题。
可有些孩子因为父母的责备,安全感受到了伤害,不再信任父母,在情感上强行和父母中断了连接,心中开始怀疑:
“我做错了事,还能告诉父母吗?”
所以当他受伤时,便会对父母关上求助的大门,宁愿独自承受一切,也不愿在心里多挨一刀。
这不是偶然现象,上个月就发生过。
一名年仅6岁的女孩,跟随爸爸去工地上帮忙干活,不慎被钉枪击中,一根长约7厘米的钢钉直接刺入勤勤的胸膛。
钢钉射入体内,由于当时没有立即出血,勤勤害怕告诉父母会遭到责备,一整天没有吭声。
直到晚上胸口实在疼痛难忍,她才告诉父母,父母大吃一惊,赶紧将女儿送往医院治疗。
经检查,钢钉从胸膛刺入,进入腹腔,肝脏表面被划伤,更要命的是,这根钢钉距离心脏仅仅只有2.6厘米!
她小小年纪,为何选择咬牙强忍一整天,也不告诉自己的父母呢?
答案是,怕被责骂,仅此而已。
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父母最容易犯这类错误:
故意夸大孩子的的错误,强调错误的后果,并且责备、打骂孩子。
对于父母而言,责备或许只是1分钟,但对孩子而言,它就像软刀子伤人,不会流血,却很痛。
因为孩子不明白爱之深责之切,只能与父母距离越来越远。
所以当他面临困境,也不会向父母说出那一声:“爸爸妈妈,帮帮我。”
如果双方中任意一方,能早点认识到彼此的关切与爱,将弥补这世上多少桩遗憾。
遗憾之下,便是千古。
有口难言的少年们,没有意识到生命的珍贵,也远远不知道,自己在亲人心中的分量。
这“无语凝噎”,对于父母,却是永久的煎熬。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我们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学会接纳孩子的错误
有的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往往大声呵斥,以求教育好孩子。
其实,这是不可取的行为。情绪在亲子关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父母的良好情绪状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更为顺利。
所以,想教育好孩子,父母首先要调整自己的一些负面情绪,如生气、失望、厌烦,等等。
等你的怒气平复了,再回到孩子身边,和孩子继续沟通交流。
2、做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无论何时,遭受暴力威胁,不要瞒着爸爸妈妈一个人默默承受,爸爸妈妈会无条件的站在你这边。
我们的支持,给予孩子的不仅是安全感,还有承担责任的勇气,保护自己的决心。
这样,孩子才会拥有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底气。
3、珍惜孩子的信任和托付
有很多家长会问我们,怎么才能让孩子主动承认错误?
其实,每个孩子在做错事情后,都会第一时间去寻求父母的帮助。
但大多数的父母只是一味的指责和批评。
当孩子被忽略,被误解,被压制,他心中父母家庭成为废墟,黑洞,充满心中的是无奈和绝望。
所以,当孩子向你发出求助信号时,请珍惜他的信任和托付,用爱为孩子撑起一片天。
4、勇于向孩子道歉说成“对不起”
据统计,全国将近90%的家长都曾经吼过孩子。
不可否认,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很容易情绪激动。
如果伤害已造成,请及时放下身段和孩子道歉,并告诉他:“不管怎么样,我都爱你。”
只有这样做孩子就会更加的信任父母,也会对父母的教育心悦诚服。
勇于道歉的父母,不仅能收获温馨的亲子关系,还能教会孩子承担与尊重。
孩子成长的路上难免受伤犯错,请多一点爱与宽容,不要以爱的名义去伤害,让责备寒了孩子的心。
我们需要都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打骂,让孩子在温柔与爱的包围中,慢慢长大。
也请父母们,告诉你们的孩子:
无论你走到哪里,家,永远是你的避风港,爸爸妈妈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