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火”了!
如果你有刷某音的习惯,肯定听过一个梗:
“这里是缅甸北部,我生长的地方。
欢迎来到我的世界,尊贵的小公主。”
这本是小说《插翅难飞》中的台词。
配上音做成视频后,播放量一路攀升,达到惊人的28亿。
缅北,一时间成了某些人的“诗和远方”。
与此同时,关于缅北的招聘信息也层出不穷。
有人在QQ群聊到,一天能赚300到500元,轻轻松松月入过万。
他们信以为真。
“免费帮你买机票,送你去捞金”,成了极大的诱惑。
有人相互结伴,离家出走跑去缅甸打工。
有人财迷心窍,拉亲友下水,偷渡去缅甸。
结果各有各的悲惨。
遭绑架,非法拘禁,敲诈勒索,强迫卖淫......
这哪是天堂?分明是魔窟。
“大学生月入2万”,很小儿科的噱头。
但还是有人上当。
大学生程军就是其中一员。
不仅钱没捞着,还因为人体运毒获刑15年。
有胆不服从?
分分钟有生命危险。
人没到缅北,吹得天花乱坠。
到了,就由不得你了。
2017年11月14日,一女子被诱骗到缅甸赌博,欠下25万赌债。
还不了,遭拍不雅照威胁。
从此活在恐惧之中。
但这些悲剧,只是缅北的冰山一角。
马佐坐在看守所讯问室时,他并不苦恼。
相反,他感到很开心。
“很激动,
感觉放松了,
很轻松。”
回想这段死里逃生的经历,他感到一阵后怕。
民警问他,“你以后还会出去吗?”
他的回答很决绝,“不会了。”
曾经,对马佐来说,缅北就是一个圣地。
他无时无刻不想去“朝圣”。
半年前,他终于按捺不住,丢掉了稳定的工作。
和朋友林凌一起,背井离乡来到了云南澜沧。
他太兴奋了,撤掉了所有防备。
哪怕山高路远,
哪怕荆棘密布。
目的地没到,就已浑身是伤。
但他不在乎。
到了缅北的“公司”,他们的身份证和手机马上被收走。
同样被收走的,还有兴奋感。
他呆滞了。
眼前的一切破烂不堪。
十几人挤在二十几平的宿舍里,墙体发黑,空气充满恶臭。
他们彻底沦为了苦力,每天只剩下工作、睡觉两件事。
不听话?
消极怠工?
完不成业绩?
铁棍、鞭子随时会呼啸过来,打完浑身没有一块好肉。
甚至,还会被关进水牢。
想逃跑,却不知往哪逃。
比坐牢还惨的生活,谁能顶得住?
半个月后,林凌跳楼了,但没有死成。
被丢到医院里,生死由命。
听到朋友的悲惨境况后,马佐焉了,一句话不敢说。
只求当个“空气人”,少受些惩罚。
今年2月,因为疫情的影响,“公司”再也支撑不下去了。
马佐他们得以卷铺盖走人。
他如获大赦,拔腿就跑,即使迷路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跑到半路,发现林凌没死,两人相互鼓劲,一路狂奔到边境......
他们想,只要能离开缅北,只要能回家,什么样的惩罚都能接受。
某种程度上看,马佐是幸运的。
尽管身体受伤,但还是重新获得了自由。
但其他人想要逃离缅北,就没那么容易了。
去年7月,发生了一起跨国营救案。
一名叫贺东的男子被困在缅甸,向警方发出求救信号。
像大多数被骗的人一样,他失去了人身自由。
但他不想坐以待毙,找了个机会准备逃跑。
在别人家的地盘,哪能说走就走?
在跳楼的过程中,他把胸部摔伤了。
这还不是最惨的,假如他被抓到,很可能会被活活打死。
警方听完贺东的悲惨经历,并不确定是真是假。
核实身份是必须的。
身份证号码、姓名、联系方式......每一项信息都不能有误。
确定真实性后,警方马上提供资金援助。
然后再安抚对方的情绪:
“一个人在国外不要怕,祖国是你强大的后盾,相信自己和我们,你一定能很快回家的。”
这两针强心剂,给了贺东极大的希望。
2020年7月6日,在湖南、云南警方,和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的相互配合下,贺东终于走出了缅甸。
安全越过边境,抵达国门。
贺东终于能松气了。
他说,“很久没有这么安心过了。”
但庆幸之余,贺东更应该反省反省。
因为贪婪与无知,他差点丢掉自己的性命。
如果不是他求救及时,如果不是警方的完美搭救,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把人骗去缅北,主要是为了培养更多的骗子。
以钱设陷阱,吸引更多人往下跳。
以情做诱饵,直接骗取钱财。
说白了,就是“杀猪盘”诈骗。
他们被迫学习,怎么发视频号,怎么用设计好的“剧本”,撩拨网上寂寞的女孩。
苏某就是这群犯罪嫌疑人之一。
因为混得不好,一个在缅甸的朋友向他“伸出橄榄枝”。
忽悠说,什么都安排好了,还不用花钱。
苏某信了,乐呵呵跑去缅甸,没想到成了“杀猪盘”团伙的一员。
“公司”让他先看剧本,然后找个对象下手。
2020年12月中旬,苏某把自己包装一番后,添加了来女士微信。
通过多次聊天,发现这是一条“大鱼”:
她是菜市场的摊位老板,40岁出头,不缺钱,也不缺时间,独独缺少有情趣的生活。
苏某微信昵称是“随缘”,聊天过程很“坦诚”。
他说自己是网络程序员,发现了一个博彩网站的漏洞,只要投钱,就会有高回报。
还把自己的账号和密码发给对方。
来女士一看,很有诚意,不如试试水。
她先投了5万元,没想到当天晚上就赚了2000元。
紧接着,她又投了几次钱,收益也不断上涨。
苏某看准时机,对她说,“留给钻漏洞的时间不多了。”
言下之意就是,尽管投钱,先别取现,有我在钱跑不了。
直到没钱充了,来女士才发现自己已投了430万。
过了几天,苏某觉得可以收手了,马上冻结了账号。
那时,来女士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赶紧跑去派出所报案。
江干网警大队马上开展了侦查研判工作,从海量的信息里,分析出诈骗团伙的身份信息。
他们用守株待兔的方式,等苏某们从境外回国,马上抓捕归案。
原来,苏某成为“杀猪盘”团队后,过得并不如意。
没钱,没自由,没安全保障,时时担心再也回不来。
无奈之下,他交了一大笔钱,才得以回国。
结果这番折腾下来,苏某不仅“赔了夫人又折兵”,还面临法律处罚,何苦呢?
有人说,“你永远赚不到你认知之外的钱。”
用在这里,可以改成,你总会得到认知之外的教训。
只要你不满现状,又不思改变,就容易受到蛊惑。
我们固然要谴责缅北的诈骗犯,但比这更重要的,是摆正自身的位置。
看过一位网友的留言。
他曾面试过一个很奇怪的公司。
面试官太过年轻,
办公状态很不像样。
里面的岗位,学历要求大专即可,但薪资普遍8000以上。
他在心里嘀咕,学历专业那么低,“公司”环境这么不像样,给得起那么多钱吗?
结合所有疑点,他一转身就把对方微信删了,眼不见为净。
当然,同样删掉的,还有他不切实际的欲望。
面对缅北层出不穷的骗局,我们只需要认清一点就够了:
太容易赚的钱,四周早已布满了埋伏。
就看你是及时抽身,还是步步沉沦。
作者:羽逸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