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事件屡禁不止,平日看似孩子间的小打小闹,但其实,孩子邪恶起来,远比大人要恐怖。
下跪、狂扇耳光、喊“爸爸我错了”……22日,江苏宜兴本地社交媒体曝出一则疑似未成年女孩遭霸凌的视频,此次霸凌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一女生狂扇女孩3个耳光后发问“错哪了?”其中一名施暴者还叫嚣:“要不要我给你报警?报警他们也找不着我。”看到视频的网友怒评:“一定把她们揪出来!”
视频一开头,一位瘦弱女孩被一群女生逼迫下跪,之后,霸凌者像审犯人一样命令其“抬头,说,爸爸我错了。”女孩照做之后,又被强迫向在场的女生挨个道歉:“萌萌爸爸,西洛爸爸,芳芳爸爸,薇薇爸爸(名称据音频)我错了。”
然而即便如此,几个女生仍未罢休。之后女孩又被一女生狂扇3个耳光,被连问:“错哪儿了,错哪儿了,错哪儿了?”女孩捂脸痛哭,女生指着女孩脸叫骂:“给我笑一下!”另一个女生用手指着女孩大叫:“憋回去!”
霸凌者得寸进尺的表现引发了网友的愤怒,在视频中,一女生更是叫嚣:“要不要我给你报警?”“报警他们也找不着我。”态度之嚣张,让网友直呼:“那就看看到底警察厉害还是你厉害!”
22日,多名网友到@宜兴警方 微博下留言,要求警方加快调查,一定要把叫嚣“报警他们也找不着我”的打人者揪出来,绳之以法。
据了解,目前当地警方已得到相关消息并展开调查,具体事发时间地点正待确认。
而与此同时,校园霸凌事件频发也引发了更多人的思考。有网友表示由于施暴者常常是未成年人,很多时候只是教育几句了事,惩罚力度偏弱才导致了这类事件屡禁不绝。
有人则建议未成年人犯事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惩罚,追究法定监护人责任,同时违法乱纪行为应该记入档案,绝不能轻易放过,毕竟,对恶的纵容不会换来改过自新,作恶却能逃脱惩罚只会滋生更严重的恶行。
网友评论:
夕梦余:一、未成年不是逃避追究法律责任的保护伞,打人者有行为能力,(“要不要我给你报警?”“报警他们也找不着我”)。二、打人者是未成年人,追究监护人(其父母)的法律责任,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三、现在许多刑事处罚不连带追究民事责任是不对的。被打者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可能在一辈子生活里留下伤痕,必须要打人者付出经济赔偿,并使其赔偿到心痛。
豆豆:随着时代的变迁,我觉得未成年人年令要降低了,就拿本案来说,这些未成年人懂的很多,一点不次于成年人,包括对警察的反侦查手段,以及用冰块冰覆伤处,连成年人都未必想到,强烈建议降低未成年人年令。
孔亮:对于校园霸凌事件,不能再用温柔的方式说服教育了,必须用强制手段进行惩戒。只有如此,才能有警示作用。现在,很多人总是说要保护施暴者的身心健康,不能这样,不能那样。那么,为什么不去保护被害者的身心健康而去惩罚施暴者呢?施暴者心理已经不健康,也许只有惩制才能校正其不健康心理。
伤害等不来一句道歉
东野圭吾在小说《恶意》里写道:“就好像某天突然被贴上恶魔的符咒一样,校园霸凌事件就这么开始了。”
这可以说是所有校园霸凌的共同点,可能是因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也可能没有任何缘由,一个人突然就变成了被霸凌的对象。
学者对全国小学的校园霸凌调查显示,被霸凌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28.3%,将近三分之一的小学生经历过校园霸凌。
数据显示,中国有20-30%的青少年至少遭受过一次霸凌
但在这些孩子中,超过一半人表示不会告诉老师、家长;超过40%的霸凌者没有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
美国教育发展中心也做过类似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64%的孩子在被霸凌后,不会选择告诉他人。
山东电视台报道过一起校园霸凌的事件,济南市某中学的女生小薇遭遇校园霸凌,被同班的男生打到休克。
在监控录像里可以看到,男生人高马大,瘦小的小薇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即使周围同学劝阻,男生也没有半点停手的意思。
随后小薇决定去找老师,没想到在走廊上被男生一巴掌扇到了太阳穴上,当场就失去了意识。
醒来时,她已经在老师的办公室里了。
可老师并没有立即带小薇就医,也没有通知家长,反而告诉小薇不要把事情闹大,如果闹到了政教处,双方都会被记处分。
因为害怕处分记录会被写进自己的档案,小薇没有告诉家长,直到第二天,在吃饭时又一次晕倒,同学才通知了她的妈妈。
到最后,小薇和她的妈妈也没有收到男生的道歉。
霸凌事件对学校而言,是一个必须拼命藏起来的霉菌,即使任由这块霉菌在阴暗的角落里扩散开来,也不能被暴露在阳光下。
当被霸凌者在黑暗中独自挣扎,找不到可以诉说的对象,也没人愿意拉自己一把时,悲剧难免发生。
2018年10月11日,宣威市海岱镇初级中学八年级学生刘某仙在家中食蚰子药(磷化铝),经医院抢救无效,于10月12日上午6时许死亡。经宣威市公安局初步调查,刘丽仙在家中食蚰子药(磷化铝)属自杀。
事发后,宣威市公安、司法、教育和海岱镇等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据刘某仙的姐姐讲,妹妹今年14岁,生前正在上初二,国庆放假结束后,她一直不肯去学校,在母亲的逼问下,她说学校里有两个同学会打她。母亲在开学后第二天带妹妹去学校协商。“在学校也见过两个同学了,已经处理好了,我小妹也高高兴兴去上学了,才上了半天学,就再也不愿去上学了。”
姐姐说,翌日,母亲送妹妹去学校,妹妹一直说“不敢进这个学校”,没办法母亲又把妹妹带回了家。
“那两个同学录口供的时候说,看我妹妹走路不顺眼,语言上辱骂很多次,实际打就打了一次。”当事女生姐姐说道。
孩子的心里阴霾从未得到过重视,校园霸凌也似乎没走进家人的视野。
一切就如同刘丽仙服药自杀后,给父亲打电话说无法忍受校园欺凌,而他父亲还是仅仅以为她是不想上学。
校园对受害者来说就像一个小小的四角擂台,别人的恶语或拳头口水,他们都无处可逃。
大多数霸凌不被看见也得不到道歉,到最后,孩子们的悲惨遭遇被遗忘,或形成无尽的恶性循环。
我们的文化里,有沉默的习惯,也有息事宁人的“宽容”。而这些,会让受害者的伤口更难以愈合。
狼不可能变成羊
在美国电影《American Sniper》中,男主角还小的时候,他的弟弟被人欺负了,他得知后,毫不客气得选择了打回去。
他的父亲知道后,对他说了一段话,引人深思。
他说:世界上的人可分为三类:羊、狼和牧羊犬。
有些人认为邪恶是不存在的,当邪恶降临时,他们不懂得保护自己,这些人属于羊。
然后,掠食者出现了,他们使用暴力淘汰弱者,欺压弱者,这些人是狼。
还有一类人,他们拥有强大的攻击力和保护羊群的天性,他们是稀有的、能和狼对抗的人,这类人是牧羊犬。
首先我们家里不需要羊,而如果你变成狼,我会揍扁你。我希望你们是牧羊犬,你们需要保护自己。如果有人要打你,或者欺负你的弟弟,我允许你尽全力去解决它!
每次发生此类事件,我们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孩子成为凌霸者,提醒老师、学校、教育部门加强管理,等等,但我们很少有人像上边的那个美国爸爸一样,教孩子找准自己正确的位置。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往往会教导孩子:万事以和为贵,要学会忍让、以德报怨,要好好和同学相处不要惹是生非,有什么事情就告诉老师,让老师解决,不许动用武力。
这样的话,当你的孩子被打时,他首先想的不是保护自己,而是受尽欺负,忍受完之后,跑去告诉老师,老师无非就是要那个学生道歉罢了。
我们要清楚一点,狼永远不可能变成羊,它只会屈服于比自己强大的存在。孩子一直处于羊的阶段,自然还是会受到狼的欺凌,就像一句话“大家都喜欢找软柿子捏一样”。
一直处于被欺凌的孩子,身体受到伤害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心理伤害,更何况童年时期受到的心理伤害,会影响其一生,很难恢复。
父母不要再以为自己的孩子被欺凌,这是很小的事情,也不要以为孩子处于强势,没有被欺负,就不加制止,放任自流,中国有一句话说的好——“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孩子迟早会在凌霸的路上吃到苦头,所以被欺负也好,主动欺负也好,父母都应该为孩子上一堂角色课,找准自己的正确位置。
我们一定要教育孩子,首先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战胜邪恶,好好保护自己,父母给你们提供充分的支持!
我们不是鼓励以暴制暴,这种行为不可取,我们只是教孩子宽容忍让的同时,学会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绝不做一只任人宰割的羊羔!
教你的孩子做一只牧羊犬,我们不会欺负别的羊,但是狼来了,我们会拿起武器保护自己和我们所守护的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