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4-30 现已经收录742条最新资讯!
奇趣事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奇趣事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奇趣事 > 正文

画面曝光了!中国俄罗斯10艘战舰高调横穿日本意义重大,网友直呼:干

作者:aqi 来源: 日期:2025-4-30 人气:10 评论:0

  来源:军武速递官方

  

  10月14日到17日,中俄海军在俄罗斯太平洋舰队附近的彼得大帝湾泊地,举行了代号“海上联合-2021”的联合军事演习,此次演习演练了编队联合机动等多个高级战术科目,取得了圆满成功。

  

  令人意外的是,演习结束后的第二天,10月18日中午,有日本民众在北海道和本州岛之间的津轻海峡,拍摄到了正在穿航津轻海峡的中俄海军联合舰队,从拍摄到的画面显示,中俄联合舰队突然从海雾中出现,气势雄壮,势不可挡。随即,日本海上自卫队也发布正式公告,确认了中俄海军进入太平洋的消息,在公告中还分别附上了两军所有舰艇的照片。

  日方发布的公告

  

  根据日本海上自卫队发布的公告,此次穿航津轻海峡的中俄海军联合舰队,共由十艘舰艇组成:

  

  在中国海军方面,包括055型大型驱逐舰101号“南昌”舰,052D型驱逐舰172号“昆明”舰,054A型护卫舰573号“柳州”舰、515号“滨州”舰,903A型快速舰队补给舰902号舰;

  

  俄罗斯海军方面,包括1155型大型反潜舰548号“潘捷列夫海军上将”舰,564号“特里布茨海军上将”舰,20380型护卫舰335号“响亮”舰和339号“俄罗斯英雄阿尔达尔.齐登扎波夫”舰,此外还有1艘航天测量舰“克雷洛夫院士”号,阵容十分强大。

  此次行动的规模

  综合评价,大伊万认为,此次中俄两国海军联合舰队通过津轻海峡向太平洋方向的出动,无论是在行动模式上,还是在出动规模上,都达到了历年之最:

  津轻海峡特殊的地理位置

  

  首先是行动模式,其实津轻海峡作为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的主要前出太平洋通道,有俄罗斯海军舰艇进进出出是比较正常的事情,在冷战时期,红海军大舰队搞过很多次比这次中俄联合舰队规模更大的出动;而中国海军尽管长期以来对北太平洋方向了解不够,行动也不多,但从2018年开始,中国舰队也开始在津轻海峡附近出现,哪怕就在不久之前,中国海军才刚刚搞过“环日本游”。不过,作为中俄两国海军协同,组织联合舰队,从津轻海峡穿航,冷战时就不用说了,在冷战结束后这还是第一次,可谓是创造了中俄两国海军联合行动、共同遂行战术任务的一个全新纪录,政治意义十分浓厚。

  

  而从出动规模看,中俄两国海军这10艘舰艇的规模自不必说,大伊万要强调的是,此次中俄两军是以战斗的姿态进入太平洋海域的。从日本民众拍摄到的两军联合舰队队形看,中俄两国海军使用了标准的环形疏开队形:

  

  位于队形前方的是俄军的2艘反潜舰“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和“潘捷列夫海军上将”号;紧随其后位于队形中央的则依次是中国海军“南昌”舰,俄罗斯海军“克雷洛夫院士”号和中国海军902号补给舰; 位于编队一侧的则是中国海军“昆明”舰,而位于编队左右后侧的是中国海军“柳州”、“滨州”号两艘通用护卫舰,最后则是俄罗斯海军“响亮”号和“俄罗斯英雄阿尔达尔.齐登扎波夫”号护卫舰。

  

  这是一个相当标准的,由编队前哨舰、编队侧卫舰、编队左右两翼舰、编队左右后卫,以及高价值的编队核心舰艇共同组成的海上战役战术编队。

  此次行动的意义

  既然这是中俄两国海军第一次采取联合舰队的形式,穿航津轻海峡进入太平洋海域,那么,此次行动昭示出的战略、战术意义,就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战略意义

  先说战略意义好了,大伊万认为,中俄海军此次联合行动、尤其是以战斗编队的姿态、穿航狭窄的津轻海峡的行动,本身就是对部分不太安分的域外强国、近期蠢蠢欲动的地区强国发出的有力的政治宣示。

  津轻海峡

  

  毕竟一方面,某域外强国、某地区强国,在本月上旬才刚刚在万里之遥的南海南部搞过事情,此次搞事先后出动了“卡尔文森”号、“里根”号、“女王”号三艘大型舰队航母和“伊势”号轻型航母,组了一个实力强劲的“四航母战斗群”出来。而就在同时,某域外强国的攻击型核潜艇也才在南海中部海域发生了水下碰撞事故,尽管这一事故的缘由到现在都不清楚,但昭示出的该国在南海愈加猖獗的水下战活动倒是非常明显的。除了这些域外强国,某地区强国在最近也不太安分,不仅叫着从长远来看,要把军费占GDP比重“提高一倍”,还准备引入域外强国的中程战略导弹部署,连续“战略碰线”。

  

  因此,既然域外强国能够“跳到外线”,靠“前置部署”来对咱们形成比较大的战略压力,既然地区强国敢于“连续碰线”,试图改变当前不利的战略态势,那么从战略角度来说,我方当然也可以“跳出内线”,跳到外线去对这些域外强国进行有力的战略宣示;当然也可以针锋相对地“前置部署”,通过使用大舰队逼近某地区强国本土、乃至环岛航行的形式,对某地区强国的越线行为进行有效反制,这种行动策略,就是“来而不往非礼也”吧。

  日本四大“国际航道”(图源:全景历史地理)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从中俄两国海军联合舰队的行动路线来看,其实俄军太平洋舰队前出太平洋,有三条行动通道:一是南下从对马海峡、转向东方的宫古海峡或大隅海峡前出;二是从北海道和本州之间的津轻海峡前出;三是从库页岛和北海道之间的宗谷海峡前出。三条行动通道中,战术隐蔽性最好的是宗谷海峡,毕竟津轻海峡的宽度太窄,仅有数十千米,海军舰队在其中航行时,凭借肉眼即可辨别舰型和数量,而宗谷海峡宽度较大,舰队可以凭借库页岛和日本海北部秋季浓雾的掩护,实现隐蔽前出。

  

  那么,为何中俄海军放着隐蔽性最强、航行条件最好、海域较为宽广的宗谷海峡不走,反而一定要穿航极其容易被日本海上自卫队目视发现、拿着照相机就能拍到的津轻海峡,几乎是从人家的门口招摇而过,个中缘由,大伊万相信大家自有体会。

  战术意义

  从战术意义上,大伊万认为有三点值得谈一谈:

  一是宗谷海峡、津轻海峡与鄂霍茨克海堡垒区对于中国海军的意义,其实这一问题大伊万之前说过多次,相比美日等国战场建设极其完备,各种水面战、水下战、岸基作战力量相当雄厚,大舰队行动极其容易被发现的宫古海峡,巴士海峡等。

  

  从日本海前出,到鄂霍茨克海堡垒海区待机,进行充分的佯动机动后再突然从北太平洋前出,对于中国海军这支受地理因素所限、在大舰队行动上战术突然性、战术隐蔽性不强的海军来说算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近年来中国海军对北太平洋、津轻海峡和宗谷海峡的热衷来看,也部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是中俄两国海军在战术上的联合行动,毕竟,从第一点看,中国海军舰队要保证在鄂霍茨克海堡垒海区的存在,没有俄罗斯海军的协助,没有中国海空军力量在这一海区的远洋勤务是不现实的。

  

  从此次“海上联合-2021”演习的情况,包括中俄两国海军联合舰队前出津轻海峡的情况看,俄罗斯海军还是非常够意思的,不仅派出了太平洋舰队一半的大型反潜舰力量协助中国海军行动,似乎还允许了中国海军固定翼反潜机进入演习区域(只有新闻,但是没有图)。因此综合分析,中国海军在西北太平洋的行动,可谓是大有可为,中俄两国海军在战术层面上的协同,应该还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

  谢米亚空军基地 (图源:谷歌地球)

  

  三是对主要假想敌前哨阵地的直接威胁,从宗谷海峡、津轻海峡前出约1500海里,即可抵达阿留申群岛岛链的第一个外岛谢米亚岛,该岛屿尽管面积不大,却有一条长度约3000米的跑道,战时足以运作B-21这种中大型轰炸机。此外,该岛最为重要的,是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最远的前置部署阵地,部署有美国唯一一部先进的AN/FPS-108“丹麦眼镜蛇”大型陆基相控阵雷达。这也是为何前段时间中国海军逼近阿留申群岛专属经济区、甚至距离阿拉斯加还很遥远的情况下,美军都显得如此紧张的重要因素。

  谢米亚 岛部署的 AN/FPS-108 雷达

  

  伴随着中俄两国海军在北太平洋活动的日益频繁,估计这种逼近美军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前哨阵地、甚至关键时刻使用战术力量直接“拔除”这颗战略钉子的能力,将使得美军越来越寝食难安。这就是中俄两国海军前出津轻海峡的最直接的战术收益。

  

  总之,对于中俄两国海军前出津轻海峡的行动,大伊万只有四个字:干得漂亮。不仅要这样干,从长远来看,中国海军最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北太平洋,避开美军设以重兵的中、南太平洋海域,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嘛。

    标签:
    评论信息
    我要评论